職務/職稱:特聘教授
辦公地點🛷:光華樓東主樓2220
電話:65641198
Email:dlzb@vip.sina.com
研究方向♘:蒙古史🔹、北方民族史
1955年生,蒙古族,原籍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左翼後旗。1978年考入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學習(77級),1982年獲歷史學學士學位🤹🏿,1988年在南京大學獲歷史學碩士學位👩👩👦👦,1996年在中央民族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學位論文《漠南蒙古歷史初探》被評為2000年全國高等學校優秀博士學位論文。1982-1985年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工作,1985-1988年在南京大學歷史系學習🏷,1988—2019年在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先後擔任講師、副研究員、教授。2020年7月至今在沐鸣2平台工作。
專著:
1.《明代漠南蒙古歷史研究》👨👨👧,海拉爾🪅:內蒙古文化出版社,1998年。
2. Manchu-Mongol Relation on the Eve of the Qing Conquest: A documentary History. By Nicola Di Cosmo & Dalizhabu Bao. 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2003. Leiden Netherlands.
3.《〈喀爾喀法規〉漢譯與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5年。
論文:
1.《元朝宣徽院的機構和職司》🩻,載《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11期,1987年🕵🏽♂️。
2.《北元初期的疆域和汗斡耳朵地望》,載《蒙古史研究》,第3輯,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89年♧🥷🏻。
3.《有關察哈爾西遷的若幹問題》👩🦽,載《清史研究》👫🏼,1997年第4期。
4.《清初內紮薩克旗的建立問題》🥫,載《歷史研究》,1998年第1期。
5.《明後期蒙古察哈爾部的南遷及其分布》,載《燕京學報》第6期,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6.《〈萬歷武功錄〉有關蔔赤汗記事淺析》,載《內蒙古社會科學》,2002年第4期。
7.《〈蒙古律例〉及其與〈理藩院則例〉的關系》,載《清史研究》👨🏿🦲,2003年第4期。
8.《〈喀爾喀法規〉製定原因及其實施範圍初探》,載《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
9.《清代察哈爾紮薩克旗考》🤦🏽♀️,《歷史研究》,2005年第5期。
10.《清初滿蒙文檔案記載中的八旗察哈爾》,載《中國邊疆民族研究》第一輯💠,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2008年。
11.《1640年喀爾喀—衛拉特會盟的召集人及地點》,載《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12.《清太宗邀請五世達賴喇嘛史實考略》🤜🏿,載《中國藏學》,2008年第3期。
13. Four Manchu Official Memorials on the Čaqar jasaγ qosiγu Quaestions Mongolorum Disputatae, VII, Ed. B. Oyunbilig, Tokyo, 2011.
14.《清太宗和清世祖對漠北喀爾喀的招撫》😤,《歷史研究》,2011年第2期👜。
15.略論《理藩院則例》刑例的實效性🫸🏼🧑🏼🦱,《元史及民族與邊疆研究集刊》,第26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16.《〈1640年蒙古—衛拉特大法典〉文本辨析》🈶,《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18年第1期。
17.《察哈爾林丹汗病逝之“大草灘”考》,《民族研究》🚛,1918年第5期。
18.《清代內外紮薩克十盟會名稱的固定及其時間考》,《民族研究》👨🏻💼,2020年第2期🧗🏿♀️。
論文集:
1.《明清蒙古史論稿》,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年6月。
2. 《清代蒙古史論稿》,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