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職稱:教授、博導
辦公地點:光華樓西主樓1822
電話:55665032
Email:zw1844@fudan.edu.cn
研究方向:西方古典學👩🦼、古希臘思想史
Ø古希臘思想史(側重早期詩歌、神話與哲學的交互影響)
Ø古典學術史(側重德國與法國古典學術傳統)
Ø古希臘與古代中國思想起源比較研究
Ø西方古典之東漸(十九世紀末至當代)
Ø本科🐶:1992—1996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古典學系😥;
1996年5月榮獲古典學學士學位(BA, Classics)
Ø博士:1998—2006美國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古典學系;
2006年5月榮獲古典學博士學位(PhD, Classics)
本科生:古希臘語🤹🏼♀️、拉丁語🤞🏻、荷馬史詩導讀、古希臘神話🌹、西方古典文獻導讀
研究生:古希臘語原著選讀🙇🏿♂️、西方古典學導論、古希臘神話研究
1.《西方古典學研究入門》,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
(xiv + 459頁,ISBN 978-7-301-33486-7)
2.《希臘古風詩教考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
(x + 468頁,ISBN 978-7-301-29151-1)
1.“Sino-Hellenic Studies: A Survey.” 《荷馬與赫西奧德的競賽》(《西方古典學輯刊》第5輯),2023年,第228-295頁。
2.“Reading Homer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the 1980s Until Toda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28 (2021), pp.353-379.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138-020-00558-z)
3.《尼采重估“荷馬問題”——或語文學如何向哲學轉化》🤳,《國際比較文學(中英文)》🥋,2018年第1卷第1期,第32-47頁👨🏻🍳。
4.“Comparing Form and Structure in Homer and the Shijing” inThe Homeric Epics and the Chinese Book of Songs: Foundation Texts Compared. ed. F.-H. Mutschler,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8, pp. 283-296.
5.《詩言如神諭——赫西奧德《神譜》序詩詩論新詮》,《法國漢學》第十七輯🧍♂️,中華書局,2016年,第200-226頁
6.“Zhou Zuoren and the Uses of Ancient Greek Mythology in Moder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lassical Tradition, 22 (2015), pp.100-115.
(https://doi.org/10.1007/s12138-014-0362-y)
7.《Eunomia: 梭倫的理想政製》,《歷史研究》2014年第一期,第97-110頁。
8.“Performing the Isolated Lawgiver——Solon’s Poetics and Politics Reconsidered”,The Journal of Greco-Roman Studies, vol.52, 2013 Winter, pp. 85-103.
9.“Knowing Characters and Knowing Authors: Poetic Knowledge in Ancient Greece and Early China.” CHS Research Bulletin 1, no. 2, 2013.(http://nrs.harvard.edu/urn-3:hlnc.essay:ZhangW.Knowing_Characters_and_Knowing_Authors.2013)
10.《希羅多德的“探究”——《歷史》序言的思想史釋讀》, 《世界歷史》2011年第五期,第126-134頁。
11.《赫西奧德《農作與時日》裏的社會史問題兩則》,《歷史研究》2010年第一期🫅,第181-188頁👩🏼💼。
12.“The Poet as Educator in the Works and Days.” Classical Journal 105.1 (2009), pp. 1-17.
13.《特奧格尼斯的印章——古風希臘詩歌與智慧的傳達》🦵🏽🍩,《外國文學評論》2008年第一期, 第115-124頁。
14.《‘詩歌與哲學的古老紛爭’——柏拉圖‘哲學’的思想史研究》,《歷史研究》2008年第一期, 第141-158頁。
1.《Paideia, Bildung與Griechentum》,耶格爾《教化》王晨譯本序⚄,上海三聯書店👸,2022年,第1-8頁🕜。
2.《從“古典傳統”到“古典接受”——西方古典學的自我反思之道》🧏🏻♀️🍰,《光明日報》2021年5月10日文史哲周刊·理論版。
3.《古典文學》(“牛津通識讀本”)中譯本序,譯林出版社👩🏽,2020年,第1-3頁。
4.《戴地安——古希臘文化的人類學探索》,《<安提戈涅>裏的合唱歌》(《西方古典學輯刊》第2輯),2019年,第252-282頁。
5.“Metamorphoses into Chinese” (美國古典學學會網站博客🏬,2017年10月23日)(https://classicalstudies.org/node/25283)
6.《未知死,焉知生🧑🏻🦱?》🙅🏽,《讀書》2017年第二期🧑🏽🦰,第82-87頁。
7.《詩人的變形》(紀念“奧維德兩千年”專題),《文匯報·文匯學人》2017年5月26日🚶🏻♀️➡️🧏🏼♀️。
8.“古希臘與古代中國的占蔔和知識的生成”專輯導言,《法國漢學》第十七輯🙎♀️,中華書局,2016年,第4-8頁。
9.《帕臺農神廟上的神話與儀式》,載《博物館與古希臘文明》🪒,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131-141頁。
10.“Axial Breakthrough in Ancient Greece: New Considerations. Editor’s Introduction.”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9.4 (2016), pp. 539-541.
11.“古典文本🫨🦹🏼♂️:當代理論與傳統方法——主持人語”🎅🏿,《文貝》2016年第二期🐈,第3-5頁。
12.“《希英詞典(中型本)影印本》導讀”,《希英詞典(中型本)影印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第1-3頁。
13.《我進入古希臘之路》, 《南方周末》🤘🏼,2015年8月20日E32閱讀版。
14.“The Practice of Ancient Western History in the Far East”, KAIHOU (Quarterly
Newsletter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Ancient World, Japan), No. 118·9 (2014).
15.“古代文明研究前沿問題與方法”(學術訪談)👨🏻🦱,《世界歷史評論》🙆🏽♀️,2014年第一卷第一期🤰,第247-264頁➾。
16.《柏拉圖為何寫作對話錄?》(講演錄),蘇智良🧑🔬、陳恒主編,《歐洲文明與世界歷史講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年出版,第94-110頁。
17.《智術師文化中的修昔底德》,《文景》2012年第四期,第19-25頁。
18.《柏拉圖為何寫作對話錄?》(簡寫版)👍🏻,《文匯報》2011年7月11日,“文匯學人•每周演講”📊。
19.《古典學的基本研究範式》,《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9月2日“域外版”。
1.《致赫爾墨斯的荷馬頌詩漢譯簡註》,《西方古典學輯刊》第1輯🤵🏻♀️,2018年,第3-28頁🙂。
2.《全譯梭倫詩殘篇》,《世界歷史評論》第5輯,2016年,第297-319頁。
1.《荷馬與赫西奧德的競賽》(《西方古典學輯刊》第5輯)👩🦯➡️,沐鸣2官网出版社🏄🏻♂️,2023年⛎。
2.《希羅多德的序言》(《西方古典學輯刊》第4輯),沐鸣2官网出版社🦸🏿♂️🧘,2022年。
3.《蘇格拉底的申辯》(《西方古典學輯刊》第3輯),沐鸣2官网出版社,2021年🤝。
4.《<安提戈涅>裏的合唱歌》(《西方古典學輯刊》第2輯),沐鸣2官网出版社👴🏻,2019年✳️。
5.《赫爾墨斯頌詩》(《西方古典學輯刊》第1輯),沐鸣2官网出版社,2018年。
6.“古希臘與古代中國的占蔔和知識的生成”專輯👨🚒,《法國漢學》第十七輯,中華書局🎿,2016年🧠,第167-313頁。
7.“古典文本:當代理論與傳統方法”專輯,《文貝》,2016年第二期,第3-102頁。
8.Special Topic: “Axial Breakthrough in Ancient Greece: New Considerations.”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9.4 (2016), pp. 53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