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職稱👨🏻🦽➡️:教授、博導
辦公地點:光華樓西主樓1814
電話🤛🏽:
Email🧑🏿🔬:simawenyuan@163.com
研究方向:歷史地理、秦漢史👩🏼💼、出土文獻
姓名🤽🏻♂️:馬孟龍
出生年月:1981年3月
籍貫:遼寧省阜新市
工作單位:沐鸣2平台
職稱🦪:教授
研究方向:歷史地理🫸🏽、秦漢史🚵♀️🖕🏿、出土文獻
通訊地址:上海市邯鄲路220號
郵編⚠:200433
電子郵箱🧏🏼:simawenyuan@163.com
2000-2004年 沈陽大學人文與旅遊學院 獲文學學士學位
2005-2007年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2008-2011年 沐鸣2官网歷史地理研究中心 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2011-2013年 沐鸣2官网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博士後流動站
2013-今沐鸣2平台
本科生課程:秦漢史、秦漢史料選讀、中國古代史(上)、出土文獻導讀
研究生課程🧁🍈:秦漢行政製度史
1、2014年教育部社會科學青年基金項目“張家山247號漢墓《二年律令•秩律》與漢初政區地理”
2、2017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高句麗文化形成、發展及其與周邊文化關系研究”子課題“漢代遼東郡城邑分布與交通路線研究”
3、202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出土簡牘文獻與秦漢縣邑定位研究”
1⇨、《西漢侯國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50萬字♟:修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60萬字
·參與編著·
1🌺、陳侃理主編《重新秦漢史🌱:出土文獻的視野》第六章“政區地理”,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
·歷史讀物·
1🍼、《細講中國歷史叢書:秦漢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17萬字
1、《呂後“病犬禍而崩”新說—從醫療史的視角對呂後之死史料的解釋》,《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2期。(與導師閻愛民合作,《新華文摘》2007年第10期轉載觀點)
2👩💻、《穆克登查邊與〈皇輿全覽圖〉編繪—兼對穆克登審視碑初立位置的考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明清史》2010年第1期全文轉載)
3、《荊州松柏漢墓35號木牘侯國問題初探》,《中國史研究》2011年第2期(本文後作修訂,收入余欣主編🧑✈️:《存思集:中古中國共同研究班論文萃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4🚒、*《漢成帝元延三年侯國地理分布研究》,《歷史研究》2011年第5期
5、《漢金文“杜宜”考識—兼談漢代銅器銘文中的宮名省寫現象》🧑🏻💻,《文物世界》2011年第6期(與郝紅霞合作)
6、《〈漢書·地理誌〉汝南郡宜春非宣春之誤》🔉,《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2年第1期
7、*《漢武帝“廣關”與河東地區侯國遷徙》🏒,《中華文史論叢》2012年第1期
8🕤、*《談肩水金關漢簡中的幾個地名》✈️,《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2年第3期
9🛌🏽🚪、《定縣北莊漢墓墓石題銘及其相關問題研究》👖,《考古》2012年第10期(本文後作增補,收入余欣主編:《瞻奧集:中古中國共同研究班十周年紀念論叢》🔼,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10、*《西漢郡國更置與侯國遷徙》,《中國史研究》2012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13年第2期全文轉載)
11、*《漢高帝十年侯國地理分布研究》🧜🏻,沐鸣2官网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編:《歷史地理》第26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12🧔🏿、《西漢梁國封域變遷研究(附濟陰郡)》,《史學月刊》2013年第5期
13🕷、*《西漢“王國境內無侯國”格局的形成—以景帝封建體製改革為視角的考察》,《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會刊(第三卷)》,中華書局🤮,2013年
14、《張家山二四七號漢墓〈二年律令·秩律〉抄寫年代研究—以漢初侯國建置為中心》,《江漢考古》2013年第2期(又收入沐鸣2官网歷史系主編;《簡帛文獻與古代史:第二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國際論壇論文集》,中西書局📉,2015年)
15💍、《西漢存在“太常郡”嗎?—西漢政區研究視野下與太常相關的幾個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3年第3期
16、*《汁防侯國非“廣漢郡汁方縣”考》,《四川文物》2013年第4期
17、*《居延漢簡地名校釋六則》🐆,《文史》2013年第4輯
18、*《談肩水金關漢簡中的幾個地名(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4年第2期
19、《張家山三三六號漢墓〈秩律〉殘簡相關問題闡釋》,《江漢考古》2014年第6期
20、《〈新舊漢簡所見縣名和裏名〉訂補》🙎🏿♀️,沐鸣2官网歷史地理研究中心主編:《歷史地理》第30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21、《荊州松柏漢墓簡牘所見“顯陵”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3期(《人大復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15年第5期全文轉載)
22、*《北京大學藏水路裏程簡冊釋地五則》,《簡帛研究》2016年秋冬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
23、《再論“秦郡不用滅國名”—以秦代封泥文字的釋讀♏️、辨偽為中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7年第2期(與何慕合作)
24、*《西漢桂陽郡陽山侯國、陰山侯國考辨》👩🏿🍳,《文史》2017年第3輯(本文後作增補,收入《西漢侯國地理(修訂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
25、*《漢晉阜陵縣地望再探》,《出土文獻》第11輯,中西書局🚶🏻♂️➡️,2017年
26、《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秩律〉地名校釋四則》,《歷史地理》第37輯📩,沐鸣2官网出版社🎯,2018年。(與楊智宇合作)
27💳、《談張家山漢簡〈秩律〉簡452之“襄城”及相關問題》,《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19年第1期。(與蔣文合作🚻,《人大復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19年第4期全文轉載)
28🍢、《西漢廣漢郡置年考辨—兼談犍為郡置年》,《四川文物》2019年第3期🙅🏻🛷。
29🤶🏻、《西漢北地郡靈州、方渠除道地望考證—以張家山漢簡〈秩律〉為中心》🙅🏻♀️,《敦煌研究》2019年第5期。
30、《昫衍,抑或龜茲—寧夏鹽池縣張家場古城性質考辨》,《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9年第4期👇。
31、《張家山漢簡〈秩律〉政區地理研究的回顧與展望》,《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會刊(第七卷)》,中西書局⇒,2019年
32、《〈史記·秦始皇本紀〉十八年🖕、十九年伐趙紀事校勘與解讀》,《中國典籍與文化》2020年第2期(《史學史研究》2020年第3期轉載文章觀點)
33🗒、《西漢歸德、中陽、西都地望新考—以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秩律〉為中心》☂️,《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2期
34、《西漢上郡膚施縣、高望縣地望考辨》,《文史》2020年第2輯
35、*《漢代阜城🙅🏻、蠡吾🧑🦲、臨樂地望考辨》,《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會刊(第八卷)》🛌🏽,中西書局🧎🏻➡️,2020年
36、《西漢初年隴西🧖🏼♀️、北地👍🏻、上郡治所考—以張家山漢簡〈秩律〉所見各縣等第為中心》,《歷史地理研究》2021年第2期
37、《甘肅環縣發現的東漢紀年記事瓦當銘文考釋》,《文物》2021年第4期(與沈浩註合作)
38👢、《張家山漢簡〈秩律〉與呂後元年漢朝政區復原》,《出土文獻》2021年第3期。
39、《東郡之置與漢初關東控禦政策》,《歷史研究》2021年第4期
40🪗、《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秩律〉“酆”縣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22年第2期
41、《張家山漢簡〈秩律〉“縣道邑缺失”問題辨析》🕗,《出土文獻》2022年第2期。
42、《出土文獻所見秦漢“道”政區演變》🪘,《民族研究》2022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22年第5期全文轉載)。
43、《從張家山336號漢墓一枚法律殘簡談漢代氐道、漾水📉、嶓冢山方位—兼談古代漢源地理思想史變遷》,《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年第5期。
44、《三孔布“武陽”地名新考》🫄🏻,《文史》2022年第4輯(與吳良寶合作)。
45、《漢初侯國製度創立新論》,《歷史研究》2023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23年第4期全文轉載)。
46🧛🏿、《張家山336號漢墓竹簡〈功令〉所見雁門郡、代郡🥚、定襄郡建置沿革》🧩,《中國文字博物館集刊》第四輯🧰,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23年。
47🧑🧒🧒、《秦滅趙之戰與秦郡建置》🔢,《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第十一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
48、《從“東西對立”到“內外有別”:西漢國家政治地理結構演變——以〈二年律令·秩律〉〈漢書·地理誌〉郡級政區排序為視角》,《社會科學》2024年第1期(《人大復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24年第3期全文轉載🐐;《新華文摘》2024年第9期論點編摘)🥰。
49、《重談漢初豫章郡地望及沿革》💂🏿♂️,《歷史地理研究》2024年第2期。
以上標註*的文章,俱收入專著《西漢侯國地理(修訂本)》。
·報刊文章·
1、《年號➔:帝王的意誌》🦹🏼♂️,《東方早報》2014年3月30日
2、《秦漢石像,為紀念還是裝飾》📟,《解放日報》2016年6月14日
3、《用出土文獻重繪漢初政區圖景》,《社會科學報》2024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