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職稱:教授🧛🏼♀️、博導
辦公地點:光華樓西主樓1922
電話:55665044
Email:gaoxi@fudan.edu.cn
研究方向👩🏼🍼:醫學史和科學技術史 沐鸣2官网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理事
1982-1986 沐鸣2官网歷史系 歷史學學士
2004-2006 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
2003-2008 沐鸣2官网歷史學博士
1986年至2000年 上海醫科學大學醫學史教研室助教、講師、副教授。 開設“中外醫學史”和“醫學導論”課程。
2000年至今 沐鸣2官网歷史系副教授、教授。 開設本科生“東西方醫學史”、“中國近現代醫學文化史”、“醫學傳教與醫學傳播”和“生命科學史”課程,研究生開設“中國醫學文化史專題研究”🦷。
中華醫學會上海醫史分會會員(1987年), 中華醫學會上海醫史分會副主任委員(1994年)中華醫學會全國醫史學會委員( 2002 年)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常務理事( 2008)👚,英國格拉斯哥卡隆道尼亞大學衛生與社會史中心訪問教授(2013年),日本關西大學訪問學者(2013年)🦷🥾,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檔案館訪問學者(2013年),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研究員(2013-2014)。
專作:
《德貞傳——一個英國傳教士與中國醫學現代化》,專著,沐鸣2官网出版社 2008年
合著編著:
《中外醫學文化交流史—中外醫學跨文化傳通》(合著)文匯出版社 (上海) 1993年
《醫學導論》(合著)副主編 中醫古籍出版社 1995年
《醫學史》(合著)編委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
《中外醫學史》(合著)編委 中國中醫藥出版社 2005年
《懷真集》(編者) 沐鸣2官网出版社 2013年
《本草環球記——5世紀以來全球市場上的藥物✌🏽、貿易與健康知識生產》(合著) 中華書局 2023年
論文:
1👨🏽🦰🫁、《在近代中國的醫學傳教》😜,《上海醫科大學學報》,1989.10
2、《京師同文館的醫學講座》🕵🏽,《中國科技史料》,1990.4
3👆🏻🎫、《西醫傳入過程中的京師同文館》,《自然辯證法通訊》🍜,1991.2
4👴、《希臘的哲人醫生》 ,《醫學與哲學》,1992.10
5🧗♂️、《晚清政府對西醫學的認知過程》 ⚁,《自然辯證法通訊》, 1994.5
6、《在近代中國的醫學傳教》,朱維錚主編: 《基督教與近代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12)
7、《德貞的西醫譯著》, 《中華醫史雜誌》, 1995.10
8、《醫學與傳教,不同道不相與謀》 ,《自然辯證法通訊》, 1996.4
9、“Surgery in Nineteenth Century China: Under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Medicine’s Propagation in China”, History of Ideas in Surgery: Proceedings of 1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Comparative History of Medicine – East and West( Ishiyaku Eu-roAmerica, Inc. Publishers 1997)
10📍、《流行病與文明相伴而行?》 《新華文摘》, 2003.9
11、《顏福慶的理想:一生為了中國醫學現代化》 , 《文匯報* 學林》,2005年9月2日
12🤦🏿、《 顏福慶與中國醫學現代化》, 《文匯報* 學林》,2007年10月28日
13🆗、《“解剖學”名詞的確定與由來—以德貞的《全體通考》為中心》⛈, 《歷史研究》🤭,2008年12月第6期
14🧙🏼♀️、“《格氏解剖學》的中譯本”, 《歷史上的中國出版與東亞文化交流》⬛️,2009年11月
15🚞、《德貞與中國醫學早期現代化》,《科學的計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16👸🏻、“The Truth and Evils of Opium: The Anti-Opium Activities of British Missionary to China John Dudgeon(1837-1901)”,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2010.9
17⛅️、《虛擬課程 真實教育——同文館醫學教育》😦,《跨越空間的文化——16-19世紀中西文化的相遇與調適》,2010年5月
18、《美國駐朝鮮公使安連筆下19世紀朝鮮的生態環境與醫藥衛生——以《海關醫學報告》 為中心》🚵🏼,《韓國研究論叢》, 2010年12月
19、《朝鮮來信——19世紀朝鮮漢城的醫藥衛生記錄》🤣,《醫生來信》,韓國首爾大學醫學院論文集🤚,2010年
20、《德貞:東西方醫學文化的交流使者》,《自然辯證法通訊》2011年第4期
21、《鴉片的罪惡與真相》,《中國現代化視野下的教會與社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22👩🏽💼、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sphere:The Chinese state medicine movement ,1930-1949, Science,Public Health and the State in Modern Asia, Routledge,2011.
23、《麻省理工的“一等星——錢學森在麻省理工的日子”》,《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12.1
24👨🎓、《朱維錚先生的實相》,《文匯報》,2013年2月25日
25🍅、Chinese Perspectives on Medical Missionaries in the 19th century :The Chinese Medical Missionary Journal, Journal of Cultural Interaction in East Asia, 2014,Vol.5
26💁🏿♂️、Foreign Models of Medicin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Edited by Bridie Andrews and Mary Brown Bullock, Medical Transitions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14
27、《博醫會報》與中國醫學現代化,《博醫會報》重印影序👳🏻♀️,國家圖書出版社🤷♂️👨🦽,2014年
28🤙、《衛生之道與衛生政治化—20世紀中國西醫體系的確立與演變(1900-1949)》,《史林》,2014年第5 期
29👈🏿、Learning from the Soviet Union:Pavlovian Influence on Chinese Medicine ,1950s, Edited by Liping Bu and Ka-che Yip, Public Health and National Reconstruction in Post-War Asia,Routlrdge,2014
30、《評《戰時拯救—中國醫學改革和現代衛生保障體系的建立(1928-1945》》,《中華醫史雜誌》,2015年1月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The Tongwenguan(同文館) translation of Gray’s Anatomy and the exchange of medical knowled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May 6,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