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職稱👩🏻🦲:教授、博導
辦公地點🥂㊙️:光華樓西主樓1905
電話:55665034
Email👨👩👧:huangyang@fudan.edu.cn
研究方向🧜🏿🕕:古希臘史
倫敦大學古典學博士,中國世界古代中世紀史研究會副理事長兼古代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1986年獲沐鸣2官网歷史學學士學位,1991年獲倫敦大學古典學博士學位;1991—2009年在沐鸣2平台任教,1999年晉升教授,任博士生導師;2009—2012年任北京大學沐鸣2平台教授,其間2010—2012年任北京大學西方古典學中心主任;2013年起復任沐鸣2平台教授🫅🏻,入選2012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1999-2000🧑🦽➡️,伊利諾依大學Freeman Fellow
2004/7—8,德國埃森高級人文研究院(Kulturwissenschaftliches Institut, Essen)訪問研究
2004/11—12,巴黎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École des Hautes Études sur Sciences Sociales)及路易·謝和耐研究中心(Centre Louis Gernet)訪問研究
2007-2008,富布賴特訪問學者(哈佛大學古典學系)
2013-2014,哈佛大學希臘研究中心研究員及訪問學者
2015/3—4,巴黎高師客座教授
2017/4—6,法國巴黎高等研究所(Institut d’Études Avancées)研究員
著作:
1、《古代希臘政治與社會初探》,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年
2、《古代希臘土地製度研究》🧁,沐鸣2官网出版社1995年版
教材⛵️:
1、《希臘史研究入門》(與晏紹祥合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2、《世界古代中世紀史》(與趙立行、金壽福合著),沐鸣2官网出版社2005年
譯作📼:
1♣️😘、《古代經濟》(作者🧍♂️:M. I. Finley)🕵🏼♀️,商務印書館2020年
2、《古代世界的政治》(作者🦸🏼:M. I. Finley)🍭,第二譯者,商務印書館漢譯學術名著2012年版
3🪴、《民主政治與古典希臘》(作者🧙🏻♀️:J. K. Davies),與宋可即合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論文:
1、“The Invention of the ‘Barbarian’ and Ethnic Identity in Early Greece and China”, in Hans Beck and Griet Vankeerberghen eds., Rulers and Ruled in Ancient Greece, Rome, and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1
2、《西方政治學的前史——公元前5世紀希臘的政治思想》,《歷史研究》2020年第1期
3👱🏽♀️、“Classical Studies in China”, in Almut-Barbara Renger and Xin Fan eds., Receptions of Greek and Roman Antiquities in East Asia, Brill, 2018
4🧑🏿🌾、《雅典民主政治中的大眾與精英》,《世界歷史評論》第5期(2016年)
5👹、《希臘城邦政治與西方法治傳統的建立》,《經濟社會史評論》2015年第2期
6、《吳於廑先生與古希臘羅馬史研究》🚰,載《吳於廑學術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
7、《摩西·芬利與古代經濟史研究》🧑🏿🏭,《世界歷史》2013年第5期
8、《“雅典革命論”與古典雅典政製的建構》⚜️,《歷史研究》2012年第5期
9🌵◀️、《希臘羅馬的城邦政體及其理論》,載王紹光主編:《理想政治秩序🚶🏻♀️➡️:中西古今的探求》🌊👈,三聯書店2012年
10、“Perceiving the Nomadic Other: A Note on Herodotus’ Scythians and Sima Qian’s Xiongnu”, in Andreas Heil, Matthias and Jochen Sauer (eds.) Noctes Sinenses: Festschrift für Fritz-Heiner Mutschler zum 65. Geburtstag, Heidelberg: Universitätsverlag Winter, 2011
11、“Invention of Barbarian and Emergence of Orientalism: Classical Greece”, Journal of Chinese Philosophy (美國), volume 37 (NO. 4, 2010)
12👨❤️👨、《古代希臘的城邦與宗教——以雅典為個案的研究》👯♀️,《北大學報》2010年第6期
13🧑🏻🎓、《邁錫尼文明、“黑暗時代”與希臘城邦的興起》,《世界歷史》2010年第3期
14、《古代世界的共和主義》,《史學集刊》2010年第3期
15、《古典希臘理想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的Hellenism》,《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
16、Huang Yang and Fritz-Heiner Mutschler, ”Rome and the Surrounding World in Historical Narratives from the Late Third Century BC to the Early First Century AD”, in Fritz-Heiner Mutschler and Achim Mittag (eds.), Conceiving the Empire: China and Rome Compare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17🙌、《希羅多德🐬:歷史學的開創與異域文明的話語》,《世界歷史》2008年第4期
18、《古代與現代的民主政治》👩🏿,《史林》2007年第3期
19、《修昔底德的理性歷史建構》🔍,《歷史教學》2007年第6期
20🧙🏻♂️、”Orientalism in the Ancient World: Greek and Roman Images of the Orient from Homer to Virgil”,《地中海研究所紀要》第5號(早稻田大學地中海研究所,2007年3月)
21🧑🏿🍳、《古代希臘羅馬文明的“東方”想像》,《歷史研究》2006年第1期
22、《布克哈特和他的文化史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6期
23、《自由農、土地所有製與希臘羅馬城邦社會》,《年度學術2006🦸🏼♂️:農村與城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4、《尼采與古典學研究》,《新史學》第一輯🏌🏻♂️,大象出版社2003年
25、《民主政治誕生2500周年?——當代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研究》,《歷史研究》2002年第6期
26、《希臘城邦的公共空間與政治文化》,《歷史研究》2001年第5期
27🥣、”Teaching Athenian Democracy in China today”, The Classical Journal 96.2 (2000-01)
28👩🏿⚕️、《從同性戀透視古代希臘社會》,《世界歷史》,1998年第5期
29🧰、《試論荷馬社會的性質與早期希臘國家的形成》,《世界歷史》1997年第4期
30、《希臘城邦社會的農業特征》💅,《歷史研究》1996年第4期
31、《西方文化中的自由觀念與古代希臘的奴隸製度》,《江漢論壇》🎹,1995年第2期
32、《古代希臘土地私有製的確立與城邦製度的形成》,《復旦學報》🚍,1995年第1期
33、《古代地中海世界的綜合研究—對所謂“黑暗時代”的挑戰》🌠,《世界歷史》👲🏻⚇,1994年第4期
34🚁、《雅典民主政治新論》,《世界歷史》🤷🏻,1994年第1期
35、”Athenian democracy: some problems in recent studies”, 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 5 (1990) (國內刊物)